延續前一篇遊記,為了輕鬆造訪蓋在山上的岩國城,因而選擇最便捷省力的交通方式,搭乘纜車登城。約莫3分鐘後,便抵達山頂站。走出纜車站,儘管還要再步行10分鐘左右的上坡路,才會到達天守閣腹地,不過不用擔心,沿途路徑都有鋪設水泥,一點也不會難走。
▼前往岩國城最迅速的方式是乘坐纜車
▼不一會兒工夫便抵達山頂站
▼站前的櫻花
▼俯瞰錦帶橋及周邊
▼有高聳的林木遮陽,讓登城路輕鬆好走
進天守閣前照例來介紹一下岩國城的歷史,先將時間拉回西元1600年關原之戰結束。東軍領袖德川家康於勝利後對西軍諸侯展開清算,其中西軍總大將毛利輝元的領地被大幅削減,僅餘周防及長門兩國〈今山口縣〉,毛利家大本營也自廣島城被迫遷移至偏僻的萩城。而作為東軍內應,在戰場上阻礙西軍行動,對於西軍潰敗負有一定責任的輝元堂弟吉川廣家,則獲封岩國城一帶的領地。
以現代用語來說,吉川廣家可說是個妥妥的「背骨仔」,是造成毛利本家差點團滅的主要禍首。只是結合當時的記載和廣家之後的作為來看,實情好像又不是那麼單一化。由於在關原之戰開打前,吉川廣家預測東軍將會取得最終勝利,因此事先跟德川家康搭上線,以在戰場上消極行動作為條件,換取戰後毛利家能繼續保有原本的領地。熟料德川家康獲勝後卻沒信守承諾,仍打算收回毛利家領地,隨後在吉川廣家多方奔走下,這才保住毛利家最後一點家底。
安頓好本家後,吉川廣家轉而將心力投入在岩國城築城上。一直到1608年,伴隨岩國城天守落成啟用,也代表耗時多年的工程總算告一段落。眼見就能好好享享清福,然而造化弄人,江戶幕府為了削弱諸侯們的實力,於1615年發布「一國一城令」,命令內容要求每一個令制國只能有1座城堡,而這通常是諸侯所在的居城。
照理說,周防國當時只有岩國城這座城池,理論上應當不受影響,只是毛利本家的長門國除了毛利輝元所在的萩城外,還有櫛崎城這座支城,城主是輝元的養子毛利秀元〈原先是堂兄弟關係,後因輝元遲未有子嗣而收養叔叔之子〉。不曉得是基於尊重毛利本家或是贖罪的心態,吉川廣家毅然決定拆除岩國城,來換取櫛崎城能繼續留存。也因此,如今我們所看到的岩國城天守,是在1962年所重建的,後來在2006年被納入日本百名城之列。
▼舊天守台遺跡
▼重建的天守
▼4重6階構造
岩國城歷史價值雖未及幾座現存天守,天守內的展示品也較無令人印象深刻之處,不過受益於座落在郊區山上,整體視野開闊,讓周邊風景很具可看性。過往有類似的登城經驗是國寶五城之一的犬山城,從天守上頭看出去的景致真是讓人難忘。可惜這次造訪無緣一睹櫻花滿開的景象,否則從天守往山下望去,底下一片粉色世界想必是相當迷人。
▼天守腹地不算寬闊
▼山下景色優美,要是搭配滿開的櫻花就更棒了
搭乘纜車下山時恰巧來到午餐時間,便點了當地鄉土料理瓦片蕎麥麵享用。餐點本身口味普普,不過擺盤視覺效果倒是蠻不錯的,也是個有趣體驗。回程時由於公車跟新幹線的時間銜接不上,因此選擇先搭公車到JR岩國站,然後再乘坐行駛時間較長的山陽本線回廣島。附帶一提,從岩國站上車,約20分鐘車程即可抵達宮島口站,對於想在有限時間內多走些觀光景點的遊客而言,錦帶橋加宮島1日遊的行程也是頗為熱門的組合。
▼從另一條路走回纜車站
▼瓦片蕎麥麵
〈待續‧‧‧〉
2024.09.15 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