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個風和日麗的週末,不出門曬曬太陽,活動活動筋骨,似乎說不太過去。這天安排了臺鐵海線北段1日遊,主要行程是造訪幾座歷史悠久的木造車站。一早從台北搭乘自強號南下,大約在10點半抵達海線與山線北端交會點竹南站,再於此轉乘往海線的區間車,正式展開今天的旅程。
話說在臺鐵海線沿途,有5座自1922年開業便一直屹立至今的木造車站,鐵道界稱之為「海線五寶」。自北而南依序是談文站、大山站、新埔站、日南站及追分站,前面3座位於苗栗縣,後面2座則屬於台中市管區。而在這些車站中,當屬以發售象徵金榜題名的「追分成功」車票而名噪一時的追分站最廣為人知。不過此次鐵道之旅,將先探訪海線北段的談文、大山及新埔等三站,至於南段的日南及追分站,則留待下回再去囉。
從竹南出發,只要5分鐘便能抵達談文站。談文站位於苗栗縣造橋鄉,看到這邊,大家或許會浮現出疑問,山線不是有個造橋站嗎,怎麼又會跟海線扯上關係?原來是因為山、海線自竹南分出後,旋即進入到造橋鄉,兩條線路的距離還沒有拉很開,所以出現兩線車站並存於同一行政區的景況。附帶一提,隔壁的後龍鎮也同時存有海線與山線的車站。
▼山、海線分家後海線首站─談文站
在1922年設站時,談文站稱作「淡文湖驛」,一直到1954年,當地地名由淡文湖變更為談文,車站也隨之更改為目前的名稱。由於運輸人次持續下滑,談文站由三等站一路降為招呼站,目前已無派駐站員並交由竹南站管理,此站也是海線5座木造車站中唯一的無人站。談文站擁有1座島式月台,由於前後段路線屬於雙軌化區間,因此2條軌道均屬正線,站內未設置道岔及側線,整體構造十分單純。
▼島式月台
▼往竹南方向
▼站房與天橋
▼擁有近百年歷史的古老站房
站房與月台是透過天橋連結,因此可以登高望遠,獲得更為遼闊的視野。站房這一側緊挨著省道台1線,至於月台這側,護欄外是一大片農田,放眼望去一片綠油油的,非常舒服。走過天橋,近距離觀察這座已被列為歷史建築的百年老站房,從斑駁的木頭上,明顯可以看出歲月留下的痕跡。留下幾張紀念照之後,我們搭上南下的區間車,繼續朝下一站邁進!
▼掛沒幾把鎖,讓人一頭霧水的心鎖橋
▼從天橋上向南望去,左邊是省道台1線,右邊是農田
▼綠油油的農田,令人神清氣爽
▼近看斑駁不已的站房
▼滿是歲月的痕跡
▼默默守護往來遊子近百年的老前輩
▼站房內部空蕩蕩的,只餘下擺在牆邊的長木椅供乘客歇腳
▼一旁的台1線比談文站站房高出一截
2020.05.19 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