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先發陣容
↑克羅埃西亞先發陣容
2018年世界盃經過63場比賽的鏖戰,終於迎來了最終決戰。法國以小組第1名晉級後,一路上連斬阿根廷、烏拉圭、比利時等豪強,繼1998年與2006年後,隊史第3度殺進世界盃冠軍賽。而獨立迄今未滿30年的克羅埃西亞,曾於1998年世界盃勇奪季軍,一戰成名。不過此後國家隊的成績卻沉寂了好一段時日,在各大賽中沒有特別突出的表現。直到本屆世界盃,格子軍團先是在小組賽中力壓南美勁旅阿根廷,以小組第1名出線。緊接著又於淘汰賽階段場場加班踢滿120分鐘,連克丹麥、俄羅斯、英格蘭,史上頭一遭殺進世界盃最終決戰。
冠軍戰兩隊先發陣容均維持先前比賽所使用的主力球員,沒有什麼更動。開賽後克羅埃西亞意圖先搶開局,因此整體陣型壓上,踢得很積極。面對法國在中路佈置層層重兵,格子軍團選擇避實擊虛,透過兩翼傳中跟過頂身後球等方式,一度讓法國的防線產生混亂。在此同時,克羅埃西亞在防守端則是不吝於下腳犯規,以及透過阻斷對手傳球路線等方式,不讓高盧雄雞有提速打反擊的機會。
此時場上局面顯然是倒向格子軍團這邊的,然而在第18分鐘,法國獲得一次禁區外位置不錯定位球的機會。主罰的 Antoine Griezmann 將球開往禁區,意外造成 Mario Mandzukic 在解圍時自擺烏龍,使得法國兵不血刃便先馳得點。和8強戰烏拉圭、4強對比利時的比賽相同,法國都把握住禁區外定位球機會率先破門〈儘管本場比賽是烏龍球〉,顯現除了屢造殺機的快速反擊外,定位球攻門是法國另一把能夠挺進決賽的金鑰。
然而,法國的喜悅沒能維持太久。第28分鐘,克羅埃西亞開出定位球,經過數名球員的頭球過渡,皮球來到 Ivan Perisic 腳下,只見佩劍在禁區內抽射得手,一舉扳平了比分。比賽來到上半場尾聲,場上局勢又發生了變化。法國的角球開往禁區,雙方爭頂後球打在 Ivan Perisic 手上。主裁判透過影像輔助裁判系統〈VAR〉確認後,判處格子軍團點球極刑。隨後, Antoine Griezmann 穩穩將球罰進,使得比賽在半場結束時,高盧雄雞以2比1取得領先。
回顧上半場的比賽,克羅埃西亞無疑是表現較佳的一方。他們在射門數、控球率、傳球成功率、爭頂成功率等數據都力壓法國一截。然而,幸運女神卻沒站在格子軍團這邊。法國僅有的1次射正是來自點球,加上對手奉送的烏龍球,反倒在比分上佔了上風。這樣的情勢對於球員單點突破能力與體力均不如對手的克羅埃西亞來說,可說是極度不利,同時也導致了下半場失控的局面。
為了追回失分,克羅埃西亞不得不大舉壓上,全面加強攻勢,而此舉也正中法國下懷。法國先將有黃牌麻煩的 N'Golo Kante 換下,改由人高馬大的防守悍將 Steven N'Zonzi 入替。後腰位置穩住後,體力充沛的法國開始發動一波接一波的快速反擊。體力下滑嚴重且重心都放在進攻端的克羅埃西亞,已經很難抵擋法國破壞力強大的衝擊。短短數分鐘內,法國兩次在禁區前弧頂一帶勁射得手,轉瞬間便取得4比1的絕對優勢。
儘管隨後格子軍團藉由法國門將 Hugo Lloris 的低級失誤追回1球,無奈有心殺敵卻無力回天。終場,法國以4比2終結了克羅埃西亞的逐夢之旅,笑納隊史第2座冠軍盃。主帥 Didier Deschamps 也成為史上第3位以球員及主教練身份奪得世界盃冠軍的足壇人物,躋身傳奇之列。此外,未滿20歲就在本屆大賽綻放耀眼光芒的 Kylian Mbappe ,也以壓倒性優勢獲選最佳新秀。
而對於落敗的克羅埃西亞來說,雖然遺憾地與冠軍獎盃失之交臂,不過格子軍團展現出的韌性與鬥志已足夠贏得世人的敬重。或許4年後的卡達世界盃已看不到本屆金球獎得主 Luka Modric 、 Ivan Rakitic 、 Mario Mandzukic 等人的身影,不過下一個接班梯隊如 Ante Rebic 、 Mateo Kovacic 、 Marko Pjaca 等人將義無反顧扛下前輩們肩頭上的重擔,帶領格子軍團繼續創造屬於他們的榮耀。
2018.07.16 初稿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