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知行第3天行程表
第3天早上,要參訪的是位於愛知縣與岐阜縣交界處,國寶五城中的犬山城。這也是我們繼姬路城與彥根城之後,所參訪的第3座國寶城。從地下鐵丸之內站搭乘鶴舞線到終點上小田井站,然後在同個月臺轉乘名鐵犬山線電車,便能抵達犬山站。為了節省時間,在站前搭計程車直驅犬山城,差不多只花5分鐘就到了。不過計程車只能開到山腳下,接下來要再往上走一段路才會到犬山城。
從山下往犬山城有兩條路可供選擇,一條是左側〈面向犬山城方向〉的三光稻荷神社,另一條則是右側的針綱神社。我們是從三光稻荷神社登城,之後再由針綱神社下山。三光稻荷神社除了有成排的朱紅色鳥居外,還有處很特別的洗錢池。據說將錢拿來這邊洗的話,日後洗過的錢會以倍數成長喔。也因此,三光稻荷神社是一處遠近馳名的求財神社。
▼上山有兩條路,走左側的三光稻荷神社,或是右側的針綱神社
▼先從三光稻荷神社上山
▼神社內有一洗錢池,有求財之效
▼成排的鳥居是稻荷神社標準配備
走出三光稻荷神社後,不一會便來到犬山城售票處。購票進城後先在管理事務所蓋完百名城章,然後再進到天守裡參觀。犬山城天守建於西元1537年,是日本現存天守中最為古老的。築城者是織田信長的叔父信康,後來信康戰死後,其子信清繼承了犬山城。信長原本和堂兄弟信清合作無間,在統一尾張國〈今愛知縣西部〉的過程中曾併同作戰。然而,後來兩人卻因為領土分配問題而鬧翻。1564年,信長兵臨犬山城下。經過一番激戰,信清不敵而全面潰敗。自此,信長成為了這座城的新主人。
▼來到犬山城入口
▼犬山城天守是日本現存最古老的天守
▼天守前種了不少櫻花樹,花季時來訪一定很漂亮
之後的歷史中,犬山城曾在小牧、長久手之戰作為豐臣秀吉的本陣而在史書上留有一筆。在關原之戰中,犬山城也曾是東、西軍相互爭奪的重要據點。德川幕府二代將軍秀忠時代,犬山城主由成瀨正成擔任。從此以後,犬山城一直由成瀨家所統治,直到幕府時代結束。1895年,原本已經被廢城的犬山城,由原城主成瀨正肥出面籌資修復。此後一直到2004年,犬山城的所有權一直屬於私人所擁有,算是一個異例。目前犬山城為了達到持續維運的目標,已經轉由法人團體進行管理。
犬山城天守構造為地上4層,地下2層。1樓是城主的起居室,以及接見客人的房間;2樓是用以存放武器的地方;3樓稱為破風之間,顧名思義外頭的破風〈屋頂的樣式〉為其特色;費了一番功夫,克服了比姬路城及彥根城更加陡峭的樓梯後,終於來到4樓的展望台。望向外頭的木曾川,這才體會到犬山城為何有「白帝城」的別名。如同建於長江邊的白帝城,築於木曾川旁的犬山城,站在城上讓人充分感受到李白《早發白帝城》詩句中所描繪的輕快豪爽之意境。只是,上頭的護欄也太矮了吧,走起來真讓人膽戰心驚。
▼1樓的上段之間是城主用來接見客人的空間
▼天守模型
▼天守內部一隅
▼又高又陡的樓梯
▼從頂樓俯瞰本丸
▼木曾川是愛知縣與岐阜縣的界河,對岸即是岐阜縣
步出天守後,在紀念品店購入小巧可愛的犬山城模型,然後再從針綱神社這一側下山。在尾張國時代,境內共有5座地位較高的神社,合稱「尾張五社」,而針綱神社便是其一。除此之外,針綱神社也是犬山祭舉辦的地方。每年4月首個週六、日是祭典的舉行日期,熱鬧的祭典搭配上正值滿開中的櫻花,洶湧而至的人潮往往將城下町的街道擠得水洩不通。
▼針綱神社
神社入口對面的區域是城下町,有許多在地美食與特產,以及數家手作小店可供選購。儘管值得在這邊好好逛上一逛,然而接下來還要趕往關原古戰場巡禮,所以只能以走馬看花的形式快速走過城下町了。午餐為了節省時間,在便利商店火速打發。一陣狼吞虎嚥後也顧不得稍事喘息,趕忙三步併作兩步,快步走到車站搭車。從犬山出發,要先搭名鐵到岐阜,接著再轉JR前往關原。由於關原只是個小站,所以列車班次務必事先查好,以免影響到行程的接續與安排。下一回,將為大家送上日本戰國史上規模最大的一場戰役─關原之戰的戰場朝聖之旅!
〈待續‧‧‧〉
2018.01.13 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