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野行第3天行程表

01 

 

長野縣不僅擁有豐富的自然景觀,同時也是個保有許多歷史遺跡與故事的地方。第3天一早,在JR長野站前的3號公車站牌,搭乘前往川中島、松代一帶的公車,繼續踏上歷史巡禮之旅。本日行程首先要造訪的是武田家與上杉家的激戰地─川中島古戰場;接著再轉往真田幸村之兄信幸統治的領地─松代,一窺因關原之戰而造成骨肉分離的真田家的後續際遇。

戰國時代,日本中部地方存在著兩大強權,他們是「甲斐之虎」武田信玄,以及「越後之龍」上杉謙信。勢力範圍相鄰的兩人,為了爭奪地盤,前前後後在川中島〈位於長野縣長野市〉一帶共發生過5次戰爭。在這之中,以西元1561年的第4次川中島之戰規模最大,戰況也最為慘烈。也因此,當後人提及川中島之戰,通常指的是兩家勢力第4度交鋒的八幡原之戰。

再將焦點拉回川中島之戰的開戰背景,當時由於武田信玄正逐步蠶食整個信濃國〈今長野縣〉,那些被信玄打敗的領主們,紛紛逃至鄰國上杉謙信處哭訴,希望越後之龍能跳出來「主持正義」,將入侵者趕走。凡事崇尚「義」的謙信,率領投在他旗下的信濃領主們,浩浩蕩蕩進軍至上杉與武田兩家的勢力交接處─川中島。於是,這一系列橫跨12年的龍爭虎鬥便由此展開。

1561年,謙信跟信玄在川中島一帶佈陣,上杉軍兵力約13,000人上下,武田軍則較具優勢,有20,000人參戰。儘管兵力壓過對手,不過信玄並沒有採取大軍正面對決的方式,而是使出「啄木鳥戰法」。具體安排是由大將馬場信春、高坂昌信等人率12,000人別動隊夜襲駐紮在妻女山的上杉軍,將上杉軍給「啄」下山。然後信玄本人帶領餘下的8,000人在山下的八幡原以逸待勞,等到上杉軍被趕下山後,他再跟別動隊一起前後夾擊陣腳凌亂的越後軍團。

然而,有「軍神」稱號的謙信可不是省油的燈,他發揮出在戰場上優異的敏銳度,搶在武田軍別動隊到來前即火速下山,進攻山下的信玄本隊。此時上杉軍反倒以13,000人的兵力,壓過在八幡原待命的8,000名武田軍,取得人數上的優勢。雙方一陣激戰後,武田軍逐漸陷入劣勢,連同信玄胞弟兼左右手信繁〈真田昌幸非常崇拜此人,次子幸村成年後便取名為「信繁」〉在內,多員大將先後陣亡,就連信玄本陣都險些被攻破。接近中午的時候,武田軍的別動隊終於趕抵戰場,戰況也在此刻開始扭轉,進而倒向武田一方。最後,此戰以上杉家的撤退而告終,武田家驚險守住了自家領地。不過兩邊的死傷都十分慘重,因此在這之後,武田跟上杉間沒有再發生過大規模的對戰。

現在與川中島之戰相關的史跡,大多集中在已闢建為綠地的川中島古戰場史跡公園一帶。從長野站搭乘公車出發,大約經過25分鐘即可抵達。公園裡的主要建築為八幡社和長野市立博物館,此外還有幾家紀念品店。在神社本殿前面,有上杉謙信與武田信玄一騎討〈單挑〉名場面的銅像。傳聞謙信在川中島之戰時,曾經帶隊殺進信玄的本陣。當時謙信揮舞著配刀砍向信玄,後者情急之下只能舉起手中的軍配團扇〈主將在指揮部隊時使用〉來阻擋。之後信玄的部下趕來救駕,謙信這才〈心滿意足的?〉揚長而去。

 

▼八幡社入口

02 

▼本殿

03 

▼第4次川中島之戰示意圖

04 

▼戰死者墓碑

05 

▼謙信與信玄一騎討銅像

06 

▼我砍!

07 

▼我擋!

08 

 

時人便依據這樣的傳聞,留下了「三太刀七太刀」〈傳聞謙信砍了三刀,卻留下七道刀痕,果然是天生神力的軍神;另有三、七是虛數的說法〉的逸話。在公園的一隅,也立了塊石碑,用以紀念這個故事。另外園區裡還有顆「執念之石」,背後的故事是在信玄性命危急的當下,前來救援的信玄部下原大隅守虎吉,奮戰後護衛了主公的安全,可是最後也讓謙信全身而退。於是,他一怒之下持長槍往旁邊的石頭一戳,硬是把石頭刺出個洞,這便是執念之石的由來。

 

▼三太刀七太刀石碑

09 

▼執念之石

10 

 

在各個點朝聖後,離去前在神社旁的社務所,購得人氣商品─謙信與信玄的強運御守,期盼在龍虎雙雄的護佑下,能保我強運。公園附近還有幾處相關史跡,像是祭祀信玄胞弟信繁的典廄寺、相傳是「啄木鳥戰法」獻策者的山本勘助之墓。只是這天安排的行程實在是塞不下,所以就沒能夠撥出時間前往一一參訪了。

 

〈待續‧‧‧〉

 

2018.11.25 初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亞典波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